为何PC厂商做手机鲜有成功?

发表时间:2013/12/16 浏览:8516

标签:PC 厂商 手机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确实有很多传统PC巨头曾经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但最终成功的并不多。

惠普:2010年,惠普收购Palm,希望借助Web OS打开智能手机市场,不过这笔斥资12亿美元的收购在历时一年半之后就被惠普宣布终结,惠普的智能手机业务从此也偃旗息鼓。

戴尔:2009年,戴尔进军智能手机市场,但业绩始终不见起色,戴尔高层曾多次表示Android手机业务发展没能达到公司的期望,戴尔也于2012年年底宣布退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华硕:2013年重返智能手机市场,华硕智能手机以所谓平板手机二合一的PadFone为主,但目前市场反应一般。该公司高管今年曾表示,计划将明年智能手机的预期销售量提升到500万。这一数字放在整体市场中看微不足道。

宏碁:2008年,宏碁以60亿新台币并购了倚天手机,五年过去,宏碁手机始终不温不火。2012年,宏碁智能手机销量未达到100万台,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各大PC厂商在智能手机市场遇阻的原因不尽相同,但腾讯科技总结了几个共同特点:

1、思维未及时转换

从上述几家公司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的时间来看,并不算太晚,当时苹果、三星的垄断格局尚未形成,很多厂商依然有机会分得一席之地。

但在2010年前后,传统PC产业的下滑势头尚未显现,PC产品仍占据了PC厂商绝大部分的营收。对传统PC公司来说,智能手机业务仅仅是一项未来的可能业务。因此,在各家公司推出智能手机业务的前期,未给予足够高的重视。

在当时,始终未见这些PC厂商对智能手机业务有过大规模、持续性的资金投入,给消费者留下深刻记忆的产品也并不多,因此渐渐被其他手机厂商拉开差距。

2011年以后,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格局已经渐渐明朗:苹果、三星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利润份额逐步稳定在90%以上,剩余的市场被华为、中兴、联想、HTC、LG等厂商瓜分。等到PC厂商再对智能手机给予足够重视,为时已晚。

2、市场定位偏差

相对来说,惠普、戴尔这些PC厂商,过去的重心一直放在欧洲和美国市场,而在推出智能手机时,也首先将目光对准欧美。但由于欧美的消费水平较为发达,三星、苹果的高端产品占据绝对优势。但对于PC厂商来说,高端产品鲜有布局,中低端产品在口碑、渠道方面与其他厂商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并没有太大作为。

从另一方面来看,华为、中兴、联想等同样也是智能手机的“后进者”,初期在口碑、渠道等方面也并不具备优势,但其准确地将目光对准中国、非洲等新兴市场,避开了传统智能手机厂商的锋芒,利用价格优势,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逐渐站稳了脚跟,而在拥有较高的出货量和知名度以后,再期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寻求进一步的突破。

3、综合影响力有弱势

相较于专注手机的厂商,PC厂商在手机领域的品牌认知度、销售渠道、产品研发成本等方面都存在短板。

首先,消费者对PC厂商转型后推出的手机的接受度,就比手机厂商的要低。此外,以中国手机市场为例,厂商们在国内二三级城市和乡镇市场的渠道就极为关键。而和运营商渠道的良好合作关系也绝非一蹴而就,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