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彩电市场将迎来“过剩”时代

发表时间:2012/3/14 浏览:10138

标签:彩电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据消息表明,今年4月1日,三星电子的液晶面板业务将分拆组建为新公司Samsung Display,三星电子将向该公司注资66亿美元,其中部分将用于苏州8.5代项目工厂建设——苏州8.5代项目将是三星投资的最后一条液晶面板生产线。与此同时,全球另一家面板巨头索尼,也在为其液晶面板投资项目寻找“买家”。而等离子面板供应商LG也在缩减其供应制造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彩电供应商和液晶面板供应商,索尼则是全球第二的彩电供应商。2011年二者几乎销售了全球接近三分之一的彩电产品。

        日韩企业在液晶面板上面表现出的“颓废”,已经不是秘密。据三星表示,其液晶面板业务2011年亏损超过1.5万亿韩元(约84亿人民币)。其中,主要原因是全球性的面板供应过剩、全球彩电市场和其它液晶显示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长缓慢,以及不断投入中的我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产品的成本优势的冲击。

        面对全球液晶显示行业面板市场的转变,三星已经将注意力的重点转向了下一代显示器件OLED。国内面板巨头京东方也已经启动中等世代线的OLED面板工厂项目。更新技术的出现和加速普及化,已经说明传统平板显示遇到了一些瓶颈——这些瓶颈是三星、索尼这样的领头羊也无法突破的。业界人士更是普遍承认,在适合大规模普及的液晶及等离子显示产品领域,已经面临着“技术枯竭”的危险(那些更高标准的液晶技术——例如更高分辨率、更高亮度、超窄边拼接等,只是特种行业的宠儿,不会成为彩电这个主体市场的真正竞争者)。

         事实上,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过剩的不仅仅是产能,更包括“性能”和“工艺”。目前,液晶面板显示性能水平已经非常优秀,配合LED新兴的光源技术,无论是在反应速度、色彩还是节能指标上都已经接近家用市场需求的极限。以八代线、8.5代线、10代线为代表的大尺寸线工艺,亦已经能够经济的提供60英寸液晶面板——这被认为是家庭需要的彩电的尺寸上线了(如果更大,则可能房间装不下、地板不能承受那样的重量、或者失去经济性)。

        “性能过剩”,这还不仅仅是彩电面板面临的问题,也是彩电“芯”同样面临的问题。例如,2010年以来作为全球高端计算芯片供应商的英特尔提供的PC芯片的升级速度、新品发布速度、新品的“新”技术比重,以及旧款产品的下架速度都已经明显放缓。再例如,早期电脑高端绘图芯片价格非常昂贵,十年前能够流畅处理高清画面的芯片都会是高档产品,而目前处理高清视频流和渲染流已经是普通的集成型芯片,甚至APU内置显示芯片都能轻易完成的“必备标配”:彩电用IC产品的设计复杂性通常不及PC产品,同时智能电视也可以大量采用基于PC的芯片设计,由此不难看出彩电IC产业也已经面临产能和性能双双过剩的时代。

        2010年以来,全球彩电市场发生的供应链变化主要体现在主要器件的产能增长超过市场增长,产能逐步过剩;产品性能指标较此前已经大大提升、性能水平几乎可以满足各类型的市场应用,性能过剩也已经不是秘密等两个方面。

        面对占彩电产品核心采购成本最关键两个环节的屏幕和芯片的双双进入“产能、性能”双重过剩时代,带给彩电企业的变化不仅仅是“采购变得容易”,“买”方市场带来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优势,更意味着产品同质化竞争的日益严重,和终端成本竞争因素在产品销售价值中的比重的日益提升。——投影时代网分析认为:这些变化,将成为国内彩电企业和全球彩电企业接下来必须认真对待的“核心问题”。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