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在中国:制造的困惑

发表时间:2011/12/30 浏览:9766

标签:iPhone 中国 中国制造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在日本和韩国生产的精密零部件,源源不断地坐上飞机,飞往中国大陆,iPhone将在那里最后组装。中国生产着iPhone中可替代性较强的一些零部件,例如连接器、耳机、表面玻璃和包装盒。

最后组装iPhone的中国工人,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一位叫“markm49uk”的英国网友率先揭开了这一秘密,他从没想过,自己新买的iPhone里会有个中国女孩的亲切照片:这是一位脸蛋圆润、笑容可爱的中国女孩,身穿白色工作服、戴工作帽,趴在生产线上做出“V”型手势———工作服装上的粉红色条纹衬得她活泼可人。

激动的英国网友将中国iPhone打工妹的照片贴到互联网上,她的笑容只用了6天时间就火遍全球,全世界有多个专门为她建立的网站,任何关于“iPhonegirl”的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在网站发布。网友们压抑不住好奇,发动了“人肉”搜索,揭开了“iPhonegirl”的身份。

这名女孩是富士康深圳观澜科技园C区3栋手机检测生产线上的一位员工。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女孩在枯燥的生产线上夜以继日地工作,才生产出了世界上最精密的iPhone手机,并运送到世界各地。

富士康解释说,这名女孩是手机检测车间的员工,可能在进行拍照手机检测后忘记了删除检测图片才导致事情发生。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个女孩是多么渴望自己能拥有一部iPhone,但在中国的现实下,这显然是一种奢望。富士康普通工人月收入仅为2000元人民币左右,而一部iPhone 4手机最低售价也要5000元人民币,这是中国新富阶层的象征,不属于富士康的工人。

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像iPhonegirl一样开心、快乐。2010年初,富士康有十多名员工先后跳楼自杀,成为轰动世界的“富士康跳楼事件”,直接引发了中国国内山呼海啸般对“血汗工厂”的指责,以及对“世界工厂”前途的反思。

在业内,苹果是一个出了名的难伺候的客户,这和乔布斯及负责设计的副总裁乔纳森•艾维酷爱尝试各种新潮材料的癖好密不可分。

乔布斯是一个迷恋新潮材料的CEO,他常常和艾维在实验室里为使用玻璃还是铝镁合金而争执不休。

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后,用半透明的彩色塑料做出了漂亮的Mac电脑。此后苹果又用光滑的钛板做出了Powerbook G4,两年后又用铝制材料对这款电脑进行了重新设计。

此后,iMac和iPod Nano等机型选用了有金属质感的电镀铝板,这种材料是将铝进行酸溶和电镀,使其表面氧化,苹果帮助其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了一家新工厂来生产这种材料。

乔布斯酷爱超薄的东西,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曾经说过:“他(乔布斯)始终以纤薄为美。”因此,苹果总是要求其在中国的供应商拼命想办法使零部件变得更薄。一家正在帮助苹果开发iPhone零部件的厂商就曾向我抱怨,他们的芯片已经很难再薄了,苹果的要求很难满足。

在某种程度上,苹果公司对材料的极致追求往往使得中国工人疲于应付。2011年5月20日,富士康位于成都的生产iPad的车间发生爆炸,2名工人死亡,16名工人受伤——这在某种程度上和苹果对材料的苛刻关联深刻。

苹果酷爱使用银白色的铝美合金机壳,这种材料具有极佳手感且让产品看上去更加高档。但是生产这种材料对于中国工厂来说是极大的挑战。

iPad2所需要的铝镁合金重量达2公斤,生产中需要挖空90%的原料,最后真正用到的只有200克,这对加工工艺要求非常高——铝镁合金是高耗能的产业,涉及到资源回收、防止污染等,对加工厂是很大的挑战。成都工厂就在这种要求的生产工艺下发生了爆炸,使得富士康不得不下定决心提高机器人操作比例。

许多在中国生产的苹果零部件,同样是以牺牲中国工人的健康为代价的。

28岁的河南工人郭瑞强就是这样一位受害者,他所在的胜华科技是为苹果生产触摸屏的厂商,员工们需要穿着特制的带帽工作服进入无尘车间,佩戴口罩和手套进行生产。在昏黄的作业台灯下,员工们小心翼翼地擦拭触摸屏上的灰尘。

这是一个四周密闭,几乎不通风的车间,空气里充满怪异的味道。工人们在用塑料垂帘密闭的工作台上工作,任何一个操作失误都可能造成产品报废。

生产线上到处贴着苹果的标志,工人们的生活由苹果主宰着。每当有穿着黄色无尘衣的老外(黄色着装代表客户)进入车间时,管理人员会格外紧张。工人们知道,这是苹果的人来检查了。整个生产过程中,苹果的影响无处不在,他们管控着所有的工艺流程,以及订单情况。

郭瑞强的工作是在生产线上给触摸屏贴膜,“工作很辛苦,我们每天站在那里工作10个小时。贴膜需要把显示屏放到机台上,机台有一定高度,我们只有站着才能做。”

由于工厂要求工人们使用有毒物质“正己烷”擦拭iPhone的触摸屏,导致多名工人中毒,郭瑞强住了8个月医院,被鉴定为10级伤残。他每天的住院费用高达一千多元人民币,由公司负担。

郭瑞强和许多工人出院后继续回到工厂工作,但病痛经常复发。如今,郭担心自己娶不到老婆,年老之后会经常住院。现在他时常感到身体乏力,这种感觉很可能将伴随他一生。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