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联想正式进入“杨元庆时代”

发表时间:2011/11/4 浏览:15134

标签:联想 电脑 柳传志  所属专题:模切加工专题

  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宣布卸任,联想集团正式从“后柳传志时代”进入“杨元庆时代”。柳传志创业27年来跌宕起伏的人生阅历,已经使他成为中国商界的标志性符号。

  在前天晚上的卸任媒体沟通会上,柳传志这样评价自己和杨元庆的两代“掌门”关系,“杨元庆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给自己打分98.95分,给杨元庆打分是99.99分,他透露,这十几年来也曾与执拗的杨元庆发生过火星四溅的冲突。

  在前天业绩发布中,联想集团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9成,连续8个季度在全球主要个人电脑厂商中保持最快的增速。在两个季度里,联想先后超越了宏碁和戴尔,从全球排名第四迈上全球第二的位置———这无疑是杨元庆交给柳传志的一份最好的送别礼物。

  “最好的引退时刻”

  在两年多前复出重掌联想集团的时候,柳传志就说过,“如果联想不走上正轨,我就不会退下来。联想走上正轨的那一天,也就是我从董事长位置上退下来的一天。”前日,柳传志最后一次以董事长的身份出席股东大会,并正式宣布卸任,表明如今的联想已经走上了正轨,柳传志可以放心地将联想集团交给杨元庆掌舵了。

  对于这两年多在联想的表现,柳传志给自己打分是98.95分,给杨元庆打分是99.99分。柳传志向股东和记者们回忆了自己在创立联想品牌24年来到的三次危机,来说明曾经的少帅杨元庆已经能独揽联想大局。

  第一次危机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对PC行业实行了开放政策,外国巨型PC企业抢滩中国,中国企业无法迎战,甚至毫无回手之力。当时年仅29岁的杨元庆勇挑重担,带领联想PC开疆拓土,联想由不到2%的市场份额,经过了6年的努力,发展到占中国市场27%的份额,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此时的联想,得到的已经不仅是市场份额和利润,同时已经有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和以杨元庆为代表的若干个能独当一面的领军人物。”

  第二次的挑战是D ell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发展中国市场。当时D ell凭借创新的业务模式如日中天。联想的市场份额开始下跌。当时的舆论几乎是一边倒地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在中国市场,联想和D ell苦斗三年,最终取胜。“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对联想的意义极大,它为联想后来的国际化,提供了信心。这时候的杨元庆已经是一个经验丰富、善于带兵的优秀CEO了。”

  第三次挑战,就是2005年5月正式操作的IB M PC并购案。联想请来国际C E O,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然而,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的磨合,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加上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引发联想巨亏。柳传志出面救活,“柳杨配”将联想拉出低谷,并迎来高速发展期。

  在专访中,柳传志坦陈,“联想一路高歌往上走,这个时刻(引退)应该讲是一个最好的时刻。此外,元庆贷款30多亿购买8亿股联想股票,这真的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说明了他和管理层的决心和动力。我感觉到元庆已经成熟,我对元庆放心。”

  柳传志表示,联想控股新的业务开展,本身也是一场战斗。“这场战斗已经开打了,我也很希望投入到新的战斗之中。”

  IT教父的交接班艺术

  业界对柳传志此番退位最多的赞誉,还是这位IT教父的交接班艺术。

  柳传志一直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企业领导者最重要的使命。他采取“分槽喂马”的“双保险”方式,先是培养了杨元庆和郭为(微博)两个接班人。在将联想一拆为二,分别交给杨元庆和郭为之后,柳传志又陆续物色到了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融科智地总裁陈国栋、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等年轻人来各自负责一块相对独立的业务。五大少帅各显其能,已然形成了联想系强大的接班人体系。

  在前天的媒体沟通会上,柳传志总结,“我对继承人问题的路线是巴菲特的路线。巴菲特说他把遗嘱提前宣布出来,就是为了可以检查领头人能力强还是不强,到底胜不胜任,还有机会可以调整。到最后的时候才宣布谁来接班的方式,我觉得不好。如果后面有矛盾的话,就全压在了后面接班人的身上。”

  媒体沟通会现场,联想高层和老员工对柳传志的制度设计和用人上的智慧感慨不已。

  柳传志以“拐大弯”的策略,用整整8年的时间解决了联想的股份制改造问题。1993年,四通集团率先对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柳传志才向中科院提出了希望“员工持股”的想法,方案未被通过。但柳传志为联想争取到了35%的分红权,这标志着联想股改迈出了第一步。直到7年之后,联想才有机会将分红权转化成了直接股权,彻底解决了创业者与新一代管理者更替的后顾之忧。

  杨元庆表示,“柳总创造性地设计,稳健地实施,成功实现了公司的股份制改造,并建立起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联想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李岚表示,“柳传志开创先河推动个人贷款,解决年轻人的住房问题,到认股权的实施,创造了一种机制,让员工们把个人的追求和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

  “在赛马中识别好马。”这也是柳传志常说的一句话。而在他眼中,杨元庆等人正是在无数次赛马中脱颖而出的良驹。柳传志形象地向记者形容,杨元庆不是一匹小马驹,是一匹非常执拗的马,杨柳碰撞的时候也会火星四溅。而最终让柳传志下决心传位杨元庆的是,“几个月以前,他贷款了几十亿购买了联想股份。我非常高兴和感动。因为这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他这样做,是把自己当成了真正的企业主人,才让我更放心。他这样做,这个团队才会更有信心,下面的员工心里才踏实。”

  在前天晚上的卸任媒体沟通会上,杨元庆送给柳传志一艘帆船,寄语“你是我们永远的船长”;柳传志回赠杨元庆一只雄鹰,寄语“展翅高飞,高到让全世界看见”,标志着联想集团新老两代顺利“交接班”。

  联想迎来杨元庆时代

  接棒联想集团,杨元庆可谓任重道远。

  整个PC行业正处在向移动互联转型的大变革时代,从明日之星到明日黄花,也就一步之遥,赢家和输家因一款产品就能乾坤逆转。

  目前IT业最大的争夺热点就是移动互联市场,而移动互联业务目前占集团尚不足10%。柳传志在前一天某论坛上对外表示,联想在乐phone上的宣传有些过了,显示他对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遗憾和期待。

  在沟通会现场,柳传志表态,“联想移动互联业务将一定会做好。这是因为联想的执行委员会专门成立一个组织M ID H,做移动互联项目,而且选择了非常合适的人做这个事,就是刘军。另外,杨元庆兜里面很有钱。今年流动资金有40亿美元,有10多亿美元可以动。”

  杨元庆表示,在刘军开始领导M ID H以后,联想修改了战略。“我们过去无论是对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都采取了跟主要竞争对手一样的策略,就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的策略,结果证明了是有问题的。我们最近修改了策略,多款产品打天下,能够覆盖从高端到低端的产品,就和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柳传志也谈及自己的新征途,那就是将主要精力专注于联想控股业务,通过构建新的核心运营资产,推动联想控股在2014年-2016年上市,实现更大的跨越式发展。柳传志表示:“上市后联想控股会分为3个板块:第一,联想集团业务;第二,联想投资、弘毅投资等投资业务;第三,新的产业包括房地产公司、消费和服务业及农业食品等领域。我希望新的产业在上市后能确保联想控股的利润保证30%以上的增长。”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

我要评论:( 请您说点什么吧!)

评论 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请登录 企业会员个人会员